免费少妇a级毛片,julia无码中文字幕在线,高清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1000,亚洲成av人电影网站

分享到:

浙江兩會熱議“長三角一體化”:舵穩奮楫“再出發”

分享到:

浙江兩會熱議“長三角一體化”:舵穩奮楫“再出發”

2022年01月21日 13:40 來源:中國新聞網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浙江兩會熱議“長三角一體化”:舵穩奮楫“再出發”
    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現場 張斌 攝

  中新網杭州1月21日電(記者 胡豐盛 施紫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三年來,三省一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各揚所長、協同發力,正從“各補短板”走向“共拉長板”。

  進入新時代,如何打破區域藩籬和制度壁壘、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共商共建共享共贏”?錨定“加快打造長三角創新發展增長極、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金南翼”目標,在2022年浙江省兩會期間,多位人大代表熱議長三角一體化如何“再出發”。

  創舉:科技創新引領一體化縱深發展

  作為長三角企業家聯盟副主席,浙江省人大代表、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汪力成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非常關注。

  “目前,長三角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存在,如蘇北、皖北等地相對欠發達。”汪力成直言,從推進共同富裕角度看,長三角企業有責任通過產業布局、合作以及三次分配中的公益事業,幫助縮小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差距。

  勇當中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三大使命之一。

  審視當下,在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相互助推的同時,浙江該如何緊抓科技創新“牛鼻子”,推動更多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浙江省人大代表、湖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蘭新認為,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大有作為。

  他建議,浙江省委省政府能在用地、用能等方面給予湖州更多支持,“一地六縣”要加強協同、破除壁壘、形成合力,推動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盡快取得標志性成果。

  以省際、市際毗鄰區為突破口,推動都市圈聯動發展;唱響杭甬“雙城記”,啟動共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推動山區26縣融入長三角,構建“內外聯動、全域協同”的一體化推進格局……

  近年來,浙江在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上,動作頻頻。

  翻閱今年該省政府工作報告,“縱深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再次占據重要地位,對共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和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作出部署。

  對此,浙江省人大代表、嘉興市政協主席高玲慧建議,在推進共建過程中,能在產業布局、政策協同、基礎設施聯通等方面,給予更大力度的省際靠前協調。

  “建議在實際操作中,要切實落實‘先立后破’理念,尊重經濟發展規律,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審慎把握政策轉向的時機和力度。”高玲慧說。

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湖州代表團現場 胡豐盛 攝
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湖州代表團現場 胡豐盛 攝

  數說:“數字長三角”賦能區域深度融合

  作為數字經濟發展先發地,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近年來持續保持二位數增長態勢。建設“數字長三角”,成為其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牽頭的重點任務之一。

  構建長三角協同發展機制、打造數字經濟產業生態、推動“數字長三角”建設,浙江該如何發揮優勢,加速“領跑”?

  作為一名互聯網行業從業者,浙江省人大代表、網易(杭州)黨委副書記周駿認為,數字經濟的核心驅動力是人才,要打造“數字長三角”,高層次人才成為重要支撐。

  “例如珠三角對在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基于15%的稅負差額進行財政補貼,大大提升了高端人才的獲得感。”周駿說,要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落戶長三角,需進一步在人才優惠政策上加碼發力,加快推進類似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隨著人才、技術、資本、服務等創新要素在長三角范圍內實現更大暢通流動,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跨越式發展,成為打造“數字長三角”的務實必要之舉。

  聚焦于此,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吳偉進認為,“數字長三角”的一體化,也可理解為物流人流信息流和交通設施的共融共通。

  他表示,加速“數字長三角”建設,浙江可連同兄弟省市謀劃布局數字工程、數字產業集群、智慧應用,加快建成長三角區域便捷暢通智慧交通和綜合物流體系,推動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深度融合。

  “不數字,無經濟。”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將全力推動數字經濟積厚成勢,深化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2%。

  未來,該省還將以布局長三角“數字新基建”、高質量推進數字科技創新策源等為著力點,推進長三角區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共同加快“數字長三角”建設步伐。(完)

【編輯:陳文韜】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